清風吹拂烏蒙山,坡行至密林深處,一根根竹子挺拔而生,竹身清瘦,竹節鼓突。云南省昭通市大關縣木桿鎮細沙村村民羅坤恒俯下身,查看一株粗似水管的筇竹的長勢。“管護砍小留大,竹子才能長得好!”羅坤恒說。
大關縣是典型的山區農業九宮格縣,也是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日照少、濕度大,獨特的氣候孕育了西南地區特有的植物——筇竹。2018年,外出務工的羅坤恒回鄉種起幾百畝竹林,采筍、賣竹,年收入達到10多萬元。
輕撫根根翠竹,見證大關縣發展的西南林業大學教授董文淵說:“鄉村要發展特色產業,需要在保護資源的基礎上加強科技研發小班教學。”
1993年,董文九宮格淵被西南林業大學(原西南林學院)選派到大關縣任科技副縣長。通過調研,他發現當地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較差,但依山勢而生的天然筇竹筍已經通過廣交會遠銷海外,售價還不低。
“曾經,因為掠奪式采筍,家教天然的竹子長得九宮格又瘦又小,這樣下去竹林資源很快就會枯竭。”董文淵回憶,當地也缺少針對筇竹生長的基礎性研究。“竹子生長發育的規律,當九宮格時還沒研究清楚。”董文淵說。
隨后的幾年中,董文淵團隊開始在大關縣進行竹林生態修復,并研究攻克了關鍵技術——人工繁殖筇竹。依托資源稟賦和技術推廣,2017年,大關縣將筇竹產業定位為“一縣一品”特色產業,著力在適合推廣的地區發展種植。
瑜伽教室“一根筇竹約50天長成,一片竹林的生長周期為70年至100年,村里人可以采筍、賣竹子,還可以發展林下養殖。”看著細沙村的筇竹林,董文淵說。目前,大關縣種植筇竹共100余萬畝,帶動全縣72.5%的農村人口持續增收。
種下竹,也要學會管好竹。回鄉種竹子,羅坤恒是“門外漢”。不過,他有學習的課堂,那就是董文淵團隊設在細沙村的筇竹種植基地。2024年采筍季剛過,開在基地里的筇竹撫育培訓課上,董文淵身邊站了一圈面龐黝黑、身背采筍包的農戶。
“竹子生長就像一家人,采小筍留大筍,家里的‘勞動力’才更壯實,竹林才能越長越好。”董文淵通俗易懂的比喻,讓羅坤恒等農戶很快接受了新知識。
“董教授的團隊總結了‘四砍四留’口訣,管好竹子簡單嘍。”羅坤恒說,學到實用新技術后,自家竹林產的筍更嫩,長成的竹子又高又結實,去年一根好竹子能賣到14元。
聽說自己的學生“出師”了,董文淵很欣慰:“把科學技術‘種’在竹林中,讓農戶邊種邊學,才能培養更多‘土專家’‘田秀才’,實現科技推動鄉村高質量發展。”
筇竹種植規舞蹈教室模不斷擴大,如何發揮好竹林的經濟價值?大關的答案是延鏈補鏈,打造品牌。
一斤鮮竹筍6元,一根成竹10多元,一件筇竹家具上千元。在木桿鎮銀吉村云南羲之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筇竹制作的圈椅造型簡約、線條流暢,突出的竹節增添了清新文雅之氣。董事長歐賢芹2018年返鄉創業,將公司從加工竹產品的小作坊做成了去年產值達1670萬元的竹材加工企業。
“這里的原材料豐富,依托東西部對口幫扶協作,我們在產品設計上突出筇竹的美,做成花架、茶桌等傳統家具和竹杖、毛筆等工藝品,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歐賢芹介紹。
從竹筍初加工到竹家具生產,從認證綠色食品品牌到筇竹工藝品熱銷,大關縣的筇竹產業實現了全鏈條式發展,也給村民帶來更多增收機會。2023年,大關縣竹產業綜合產值達20.8億元,因竹產業發展而受益的群眾超過17萬人。
回縣城的路上,坡面上的竹林正生機勃勃,孕育著山里人的希望。以資源優勢為依托,及時提質增效;以產業融合為方向,努力打響品牌;以促農增收為目標,完善聯農帶農機制。科技讓竹產業“拔節向上”,當地正努力做好“土特產”文章,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