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近年來,不少建筑設計師注意到黔東南州鄉村傳統木構建筑的魅力。他們走進鄉村,與掌墨師一起,為村里建造出一棟棟既傳統又時尚,既完美融入當地環境又適應現代生活的民居建筑,為村民們帶來藝術之美。
掌墨師建造房屋不用圖紙,僅憑一個墨斗盒、一把測量尺、一把細竹刀,打點畫線之間,將梁、柱、椽、枋、板等結構部件精準標示,沒有絲毫偏差。待組裝完成,接口嚴絲合縫,房屋線條流暢,長年不斜不朽。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尚重鎮的一處空地上,一座工棚拔地而起,腳下的泥土被木屑蓋得嚴嚴實實。掌墨師吳良玉戴上老花鏡,拿起墨斗盒,夾著測量尺,圍著刨光的木板測量、畫線。短短20分鐘,板材布滿長短不一、形狀各異的線條。木匠們接過板材,循著墨線鑿眼、切割。
在貴州侗寨,每逢孩子出生,孩子的父母會在山上種一片樹,等到孩子長大成家,樹木也已成材,可作新房的棟梁。可以說,這片土地上的木構建筑,都是從地里“長”出來的。這些建筑完全靠榫卯連接,負責建造的師傅被尊稱為“掌墨師”,幾乎每個村寨都有。他們在木頭上畫線,是修屋造房的“總工程師”。
近年來,不少建筑設計師注意到黔東南州鄉村傳統木構建筑的魅力。他們走進鄉村,與掌墨師一起,為村里建造出一棟棟既傳統又時尚,既完美融入當地環境又適應現代生活的民居建筑,為村民們帶來藝術之美。
“把傳統技藝同現代理念相結合,開拓木構建筑的生存空間”
掌墨師建造房屋不用圖紙,僅憑一個墨斗盒、一把測量尺、一把細竹刀,打點畫線之間,將梁、柱、椽、枋、板等結構部件精準標示,沒有絲毫偏差。待組裝完成,接口嚴絲合縫,房屋線條流暢,長年不斜不朽。2006年,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吳良玉從小癡迷木構建筑,到處拜師學藝,后天的努力加上極高的天賦,26歲就當上了掌墨師。“不用畫圖紙,整體構思藏在腦海中,自有一套算法和口訣。”只需勘測地基數據,結合雇主的大概需求,吳良玉就能快速在腦海中形成房屋結構,估算所需木材,再將各部件尺寸、榫卯位置等用墨線標示。待木匠完成加工,吳良玉拿起細長的竹簽,也叫墨簽,逐一注明部件名稱、尺寸、榫眼大小和深淺等數據。每一根墨簽對應一個部件,實現精準組裝。一座普通木房,需要上百根墨簽。不用一釘一鉚,即可組裝成房。與墨線為伴,吳良玉畫過44年光陰。房屋、鼓樓、風雨橋……由他經手的木構建筑,遍布十里八鄉。
訪談2013年到2016年,建筑師陳國棟到黔東南州調研傳統村落,被當地的木構建筑深深吸引。黑色的瓦屋,暗沉的木墻,青山綠水掩映中古色古香的吊腳樓,從山腳到山腰,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將古村落裝扮得宛若水墨畫卷,述說著厚重綿延的文化底蘊。溝壑縱橫,山巒綿延,相對閉塞的地理環境,讓這里保存有大量少數民族傳統村落。黔東南州現有中國傳統村落415個,數量位居全國地州(市)級第一。在這里,非遺文化的多元性、木構建筑的完整性、農耕生活的原生性,深深打動著陳國棟。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和審美需求的改變,村落里九宮格的傳統木構建筑正逐漸被磚混結構取代,掌墨師的生存空間被逐漸壓縮,技藝傳承面臨危機。如何讓木構建筑適應現代生活,成為新時代美麗鄉村的一道風景?2017年,陳國棟將自己創辦的建筑事務所搬到黎平縣茅貢鎮,開展建筑研究。2019年,他開啟“為老百姓造房子計劃”,每年抽出時間,幫老百姓免費設計一兩棟木房,聯合當地的掌墨師共同建造。
青色的瓦屋,紅色的木墻,溫暖的燈光,走進榕江縣栽麻鎮歸柳村,樹林山水間,一棟古色古香的民房格外顯眼。紅磚混凝土的底座上,站著一個杉木做的“盒子”,既有別于村里的傳統木房,又能和諧融入其中。這是鄉村教師楊慧的新房,由陳國棟團隊設計,聯合吳良玉等黔東南州掌墨師群體共同修建。
“新房不僅要抵御山風和濃霧,還要住得舒服,突出當地侗族文化。”接受委托時,陳國棟面對的是一塊有孔洞的梯形空地。那孔洞明顯是為蓋磚房打的樁。楊慧本想直接蓋磚房,但又舍不得代代居住的木房子。傳統木屋更適應當地環境,生態環保,成本更低,但在隔音、防火、采光、通風等方面確實性能不夠好。為了不九宮格浪費已經打好的孔樁,并充分利用周邊的木材,解決采光、通風、保暖等一系列問題,思來想去,陳國棟設計出磚混與木構組合的三層建筑。其中,第一層起居空間由紅磚和混凝土建成,二、三層則是木質。
“這是傳統與現代的融合,設計細節上存在不少難題,需要跟掌墨師反復溝通,把傳統技藝同現代理念相結合,開拓交流木構建筑的生存空間。”陳國棟說。不規則的屋頂該怎么架梁,如何把握屋檐的弧度、方便瓦片覆蓋,這些問題的解決都凝結著掌墨師的時租場地創新智慧,是他們讓傳統木構更加符合現代審美。
盼到新房落成,楊慧喜出望外。考慮到節約成本,建造時,所有屋架都完整裸露出來,完全體現木質結構本身的美感。房屋功能也經過精心的分區設計,下層為居住空間,中間和上層是活動空間。“建房時,我就跟建筑師和掌墨師溝通過,希望將家里多出來的空間做成可以交流的公共區域。”班上的學生不少是留守兒童,楊慧經常邀請他們到家里看書、玩耍,給予他們更多陪伴。
唱侗歌、聚會蕩秋千、做刺繡……今年暑假,楊慧接待了五六撥親子研學家庭。在不少客人眼里,她的新房宛如一件藝術品,住起來比城市的房子還舒適。
“建筑的背后是審美,更是文化”,在800多年歷史的黃崗村,能夠感受到建設美麗鄉村的匠心
沿著蜿蜒的山路曲折前行,直至大山深處,兩側景色變換之間,視線忽然開闊,一大片木構建筑出現在前方山谷,有著800多年歷史的黃崗村到了。黃崗村位于黎平縣雙江鎮,是典型的侗族村寨,始建于宋代,2012年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順著寬敞的主街漫步,高聳的鼓樓、鱗次櫛比的吊腳樓、延續傳統審美的木構民宿,讓游客王朝明有些挪不開眼。“建筑的背后是審美,更是文化,在黃崗村,能夠感受到建設美麗鄉村的匠心。”王朝明說。
既要讓傳統的侗寨景觀保存完整,又要在此基礎上做出創新改變,建筑師和掌墨師費了不少心思。“當地村民延續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農耕生活方式,保留著許多用來儲存糧食的禾倉。經過重新設計改造,不少禾倉變成了條件舒適、功能齊全的民宿。”青年掌墨師姜繼俊表示。這些別具特色的禾倉民宿,已經成為當地發展鄉村旅游的一大亮點。
37歲的姜繼俊曾在浙江五金廠務工,為照顧家庭,2013年返鄉,跟隨父親學習掌墨師的手藝。從2017年到現在,他與陳國棟團隊合作了六七個項目,有餐廳、民宿,也有住宅、體驗館。“這些建筑的整體布局更舒適,空間結構更富美感,根本原因在于設計理念的更新。小樹屋”姜繼俊認為,這種新式木構建筑十分契合人們的使用需要、審美需求以及地方傳統風貌保護,“只要設計得當,木構建筑能在鄉村全面振興中大放異彩。”
“我們在茅貢鎮調研過,全鎮有15個村,大約共有80名掌墨師,每人帶一些徒弟,木構從業人員可能達到1500到2000人,潛力巨大。”為了讓掌墨師群體被更多人看到,讓木構建筑之美傳播得更遠,陳國棟還帶著掌墨師和他們的作品,走進了廣州、重慶等地的多個美術館。前段時間,在上海的一個展覽活動上,掌墨師現場組裝木質鼓樓,引來無數觀眾的圍觀和驚嘆。
陳國棟和他的團隊發起了一個“掌墨師”計劃,集結各地掌墨師,成立集生產、體驗、研發于一體的木構研發基地,推動木構建筑適應社會發展。風雨亭、酒工坊、小劇場、生態廁所……不知不覺間,一個個既能適應現代需求又能融入周邊環境的木構建筑,在貴州的鄉村陸續出現,裝扮著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