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12月11日電 題:融數向綠——從多維電力數據看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趨勢
新華社記者吳濤
綠證交易不斷增長、充電站新產業用電不斷增九宮格加、數字電網能級不斷提升……在粵港澳大灣區,多個維度的用電數據讓人感知到經濟發展新的脈動。
動能向綠:單次綠證交易達2482萬張
能源的綠色低碳轉型是我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內容。
近日舉行的2024年明珠灣國際氣候投融資大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自2021年開展以來,廣東綠電交易規模持續擴大,累計交易量超120億千瓦時。
位于廣州市南沙區的汽車制造主機廠商廣汽豐田今年1至10月綠電交易電量達2348.49萬千瓦時,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15416.65噸。
在粵港澳大灣區,綠電綠證交易的市場需求越來越旺盛。今年前10月,廣州綠電交易電量達11.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9%;深圳綠電交易電量達13.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0%。
今年7月,廣東能源集團、深圳能源集團等654家經營主體達成2482萬張綠證交易。這是截至目小樹屋前全國最大規模的單次綠證交易。
能源結構也越來越綠舞蹈場地色。在南方電網服務的五省區,非化石能源裝機已達63%,尤其是新能源裝機近1.8億千瓦,已成為南方五省區第一大電源。
從西南地區金沙江峽谷里巍峨聳立的世界級水電站,到滇黔桂粵等地荒山坡地上的一排排光伏電池板,再到莽莽山脈和茫茫大海中晝夜不息的風力發電機,一股股綠色電能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珠江之畔、南海之濱。
“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藏粵直流開工建設在即,西部的清潔能源將以更大規模持續輸送到粵港澳大灣區等負荷中心。”中國南方電網公司董事長孟振平說,南方區域新能源實現爆發式增長,以清潔能源為主體的供給格局基本形成。
產業向新:深圳超級充電站670座 數量超過加油站
今年1到11月,南方電分享網新能源汽車統一充電服務平臺“順易充”充換電量同比增長30%,單日最高充電量突破700萬千瓦時,創歷史新高。
今年4月底,深圳市超級充電站數量首次超過傳統加油站數量,預計年底將累計建設1000座,實現“超充之城”更進一步……
一系列數據的背后,是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的快速壯大。
深圳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辦公室主任黃鳴說,深圳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量有望超過28講座0萬輛,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全市已構建起囊括整車、動力電池、電機電控、智能座艙、充電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完整產業鏈。
產業是實現綠色發展的“主戰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提出,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世界級綠色低碳產業集群。
今年前10月,廣州新興產業、新領域用電100.73億千瓦時,九宮格同比增長18.78%。其中,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用電3773.9萬千瓦時,同比增長高達224.33%。
“廣州將打造千億級的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集群,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們將全力為廣州綠色低碳產業集群發展提供高質量的電力支持。”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副總經理王益軍說。
數智向強:虛擬電廠創造直接教學場地經濟效益1.7億元
在今年9月舉行的2024時租國際數字能源展上,深圳供電局的虛擬電廠成為關注的焦點。
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產物,虛擬電廠并不是一個真的電廠,而是一套能源管理系統。通過能源互聯網技術,以協議的方式對散落在終端用戶的充電、空調、照明、儲能等電力負荷資源進行調控,實現峰谷之間的平衡。
目前,深圳虛擬電廠已接入充電樁、樓宇空調、光伏等9類超過5.5萬個可調負荷資源,總容量逾310萬千瓦。
據南方電網統計,截至11月,深圳虛擬電廠管理中心累計接入虛擬電廠運營商56家,組織開展精準響應超百次,為各虛擬電廠運營商帶來經濟收益約1801萬元,創造直接經濟效益達1.7億元。
作為數字經濟大省,2023年廣東數字經濟規模達6.9萬億元,連續8年位居全國第一。
為應對新能源、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發展需求,南方電網近年來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新一代數字技術對傳統電網進行數字化改造,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目前已實現220千伏及以上線路無人機巡檢全覆蓋、99.5%變電站智能機器人值守、配電自動化有效覆蓋率94%。數字技術賦能讓電網可觀可測、可調可控水平明顯提升。
南方電網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總經理黃河說,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的發展,為數字電網建設提供了豐富的技術供應;數字電網的建成,又能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更好的保障。